2020年,受疫情影響,
許多行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,
資本和互聯網巨頭,
抓住疫情防控需求
入局新興的社區團購商業模式,
尋找夫妻店合作。
與此同時,
一群敏銳的投資者,
則把寶壓在了自動售貨機的賽道上。

下半年受益于我國扶貧政策,
扶貧柜如雨后春筍般興起,
受到供貨方和消費者的歡迎和支持。
九月,國務院更是明確
鼓勵無人售貨機等智能終端的建設。
2月,北京市政府印發《2021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》,其中第80項明確提出:“推進智能快遞箱、無人售貨機等智能終端設施建設。”
●3月1日,根據《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(2020-2022年)》(滬府[2020]27號)總體部署,其中在“新終端”方面,2021年上海將新建智能終端傳感器12萬個,推動建設社區“無人餐廳”10個,新增智能取餐網點100個,新增智能快件箱5500組,智慧零售終端700臺等。
●3月9日,商務部流通發展司發布《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(征求意見稿)》公開征求意見提到,推動智能設施廣泛應用,鼓勵智能快遞柜、智能冷凍柜、無人值守便利店、自助售貨機等智能設施設備和場所建設,推動智能設施全面進駐社區,提高社區智能化水平。
政府多次鼓勵、推進建設無人售貨機等零售終端,是基于國情所定。
一點多用、一店多能
社區服務商圈,即在步行15分鐘內,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日常消費和品種消費的社區服務商圈。其中提倡“一點多用、一店多能”,避免大拆大建,無人售貨機的小身軀大容量,既能靈活投放不占地,又能多品類同銷售的特點,和征求意見、政府報告同道而馳。
2.生活習慣變化
隨著年輕人夜生活越來越豐富,人們24小時消費需求增加,24小時營業的無人售貨機正好低成本地補足這一空位。隨處可見的無人售貨機,拯救了無數‘懶癌患者’、“社恐患者”、“加班狗”們。
3.填充空白市場
目前受疫情和貿易戰的影響,我國消費市場外貿轉內銷的策略,內銷渠道需要更加豐富有效,自動售貨機正是內銷渠道的強有力補充,近幾年興起的糧油機、生鮮機、售藥機、消費扶貧柜、口罩機、白酒機等,有力的推動了產品內銷的發展。
4.科技發展所趨
如今的無人售貨機,已經不單單只是無人售貨機,它具備聯網功能,有大數據后臺,遠程操控,可視化監管,未來恐怕也會有更多復雜的功能也未可知,比如人機交互,物聯網等,也是未來人工智能化的趨勢所在。